目录

专题

外泌体(PART-II)细胞外泌体未来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

Eason/编译

肿瘤细胞的生长(growth)、侵入(invasion)和转移(metastasis)等过程,都依赖复杂的组织环境中细胞之间的双向交流(bidirectional cell–cell communication)。这种细胞之间的双向交流,主要指的就是肿瘤细胞和位于肿瘤微环境(tumour microenvironment, TME)里的间充质细胞(stromal cell)分泌的各种可溶性分子,不过这些细胞也能够释放各种囊泡,这些囊泡里也含有各种调控分子,可参与细胞之间的交流。这些囊泡结构就是细胞外膜泡结构(extracellular vesicle, EV),包括各种外泌体(exosome)和脱落微泡(shed microvesicle, sMV)。EV里含有多种分子,比如肿瘤蛋白(oncoprotein)和肿瘤多肽(oncopeptide),以及microRNA、mRNA、长链非编码RNA等各种RNA、DNA片段和各种脂质分子。这些分子会给肿瘤微环境带来各种复杂的表型改变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这些EV对于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、转移等演进过程,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我们已经明确,与非恶性细胞相比,肿瘤细胞能够分泌更多的EV,而且我们已经可以从人体的体液里分离得到这些囊泡了。因此,我们就可以利用人体的血液和尿液等体液标本,借助这些EV作为分子标志物,用于肿瘤的诊断、随访和预后判断等、。接下来,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EV的生理特点和功能,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,以及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。

1. EV的分类、生物合成及内容物

Eason/编译

1.1外泌体的生物合成 1.2 sMV的生物合成 1.3 EV的分类及内容物的区别

2. 纯化EV的必要性

Eason/编译

近十年来,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分离、纯化EV,对于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

3. 肿瘤微环境里的外泌体

Eason/编译

我们已经知道,不同细胞释放的EV的分子组成(molecular composition)有极大差异。

4. 外泌体与转移前微环境(pre-metastatic niche)

Eason/编译

4.1 外泌体对转移前微环境形成的作用 4.2 外泌体内容物对转移前微环境形成的作用 4.3 前哨淋巴结(sentinel lymph node)转移前微环境的发展

5. 与肿瘤有关的生理性外泌体

Eason/编译

5.1 活性转移微环境的形成 5.2 冬眠肿瘤细胞

6. 外泌体的临床应用

Eason/编译

发现可靠的、可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,是从事肿瘤诊断研究人员的终极目标。

7. 以EV作为治疗靶点

Eason/编译

由于EV里含有大量有功能的分子,比如RNA和蛋白质等,因此它们吸引了大量的关注,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这些EV运送治疗药物,比如miRNA、mRNA、蛋白质、多肽及其它药物。

8. 总结

Eason/编译

随着对EV认识的不断加深,我们发现在很多生理过程中都有这些小东西的身影,因此,这个研究领域也变得越来越火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