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专题

战胜抑郁,走出阴霾

YOKR、筱玥/编译

抑郁症(depression)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。它不但折磨患者,还会影响到患者身边的人,例如家人或者与患者有密切联系的人等。抑郁症“不分青红皂白”地攻击社会各类人群(不同背景、年龄或经济状况的人)。

一、应激应对能力的奥秘:开展抑郁症防治工作的意义

YOKR、筱玥/编译

不同的个体应对压力(stress)和(心理)创伤(trauma)的反应有非常大的差异。其中有一些“不太坚强”的人会因为创伤而发生一系列或轻或重的生理反应,幸好这些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,可是更甚者就会患上各种精神疾病,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(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, PTSD)或抑郁症(depression)等。

二、突触功能异常与抑郁症的关系——抑郁症治疗潜在新靶标

YOKR、筱玥/编译

基础及临床研究均显示抑郁症与前额皮质区(prefrontal cortex, PFC)和海马区(hippocampus)等大脑中负责控制情绪(mood)与认知功能(cognition)的区域的萎缩有关,也与这些区域中的神经元突触(neuronal synapses)数量减少有关。虽然抗抑郁药物(antidepressants)可以阻止,甚至逆转这些神经异常,但是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的作用都是有限的,而且起效非常慢,一般需要几周,甚至几个月才会有疗效。

三、可靠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真的离我们不远了吗?

YOKR、筱玥/编译

对抑郁症(depression)背后的神经病理学(neuropathology)致病机制和功能异常等方面的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,再加上为众多大有希望的、针对众多作用靶点、并且起效迅速的新型药物开展的临床试验,都表明我们在与抑郁症这种“灾难性的”全身疾病的战斗中的胜算正变得越来越大。

四、抑郁症与海马区的神经发生作用——治疗抑郁症的新希望?

YOKR、筱玥/编译

我们都知道成年期之后新出现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(hippocampal neuron)主要负责掌控人类情绪,但最近的研究却发现这些神经元细胞还具有抗抑郁的功能,所以科学家们十分期待有朝一日可以用这些细胞来治疗抑郁症(depression)等情绪障碍疾病(mood disorders)。

热点

破解第二套遗传密码

筱玥/编译

基因组暂时的、非永久性的改变可以看作是基因组里的第二套遗传密码,使得我们更加难以破译基因组的秘密,不过这套密码却让药物开发人员和技术研究人员眼前一亮,他们打算破解这第二套遗传密码。

百态

蓝环章鱼通过弯曲肌肉反射出短促的警告信号

文佳/编译

它们或许微不足道,或许性情温和,但并不等于任人愚弄,这就是蓝环章鱼,一种拥有威力强大的毒汁喷射装备的头足类动物。所幸,如动物学家Lydia Mäthger所说,这种动物能向任何一种犯傻去纠缠它们的生物发出同等的警告,也算是海洋动物中的谦谦君子了。

年长企鹅节省觅食精力以抚养后辈

文佳/编译

相较于身体尺寸来说,鸟类的寿命相对较长。一般而言,体型娇小的鸟类都会比相似尺寸的哺乳动物活得久,这意味着它们能持续繁殖至相对较大的年龄。